首页 > 母婴教育 > 亲子 > 孩子厌学,家长是罪魁祸首?心理学教你激发孩子内驱力

孩子厌学,家长是罪魁祸首?心理学教你激发孩子内驱力

   来源:秒知站    阅读: 1.2W 次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简要回答

最近有个话题受到热议,即“建议取消1到3年级家庭作业”。很多人纷纷留言,有赞成有反对的。
拍摄《我住在这里的理由》的竹内亮导演发了一条信息,赞同取消作业,因为自己已经上初中的儿子,因为小学的作业太多,现在已经厌学了。作为一个家有小学生的妈妈,说句老实话,我是赞同网友的看法的。毕竟每个家庭情况不同,不是人人都适合快乐教育。。不过孩子厌学,到底跟作业太多有没有关系呢?

一、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厌学的想法
1、从孩子自身原因。
第一种,因为不了解自身优势,从而在学习上看不到希望。
这类孩子在学校表面上是在学,但却是全盘在否定自己的能力,抗挫折能力弱,有人甚至是绝望的。
不第二种,因为学习目标不明确,从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。
第三种,因为学习技能低,导致不会学。是典型的“低品质勤奋者”。
第四种,因为认知能力低,导致学不会。认知能力包括:观察力、记忆力、想像力、注意力。父母的关系,家庭氛围,小时候所处的环境,都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的提升。
第五种,因为情绪不稳定,导致没法学。对成绩排名和他人看法看得太重,
导致在每场考试之前都焦虑异常,影响考试时的发挥和后续的学习热情。
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变坏很快,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适时的疏导和调节,就会形成情感交流障碍,表现出焦虑、愤怒,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。
孩子厌学,除了自身原因,不排除外部原因,毕竟心智尚未成熟的他们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。
2、老师的原因。孩子出现厌学,有时候和老师有很大关系,尤其是初一、高一阶段,或者更换老师之后。
3、家长的原因。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其实特别容易破坏孩子对学习的内驱力。什么是内驱力呢?
通俗理解,就是“我自己发自内心的想干什么事”,这种发自内心的渴望,就是内驱力。
日常生活中,家长所做的三件事情,特别容易破坏孩子的内驱力
1、外部奖励的错误运用。
有那么一个小故事,一个老人中午睡午觉的时候,屋子外面总有一群孩子大声喧哗影响他。
老人很清楚驱赶或者说教对这帮孩子是没有用的,
于是他出去,告诉孩子们他们每来玩一次就可以得到10美分的奖励,声音最大的那个还可以额外得到2美分。
孩子们很高兴,每天来玩。过了几天后老人告诉孩子们奖励的金额从10美分降到5美分。
孩子们都不满意,于是一部分人不再来玩,一部分还坚持着。
过了几天,老人只愿意 给1美分了。
这下可把孩子们惹怒了,于是再也不来周围玩了。
老人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宁静。老人用的方法就是将孩子来玩的内驱力,悄无声息的变成了外驱力。
实际上,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也经常会出现使用外部奖励措施来激励孩子学习。孩子的内驱力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被削弱了。
2、越过边界,破坏孩子的自主感。
很多本该孩子干的事情,家长都替孩子们做了。当家长累得半死的时候,被越过边界的孩子反倒成了甩手掌柜。
久了孩子分不清哪些是该自己做的,慢慢的本该自己做的事情,都变成了家长的事情。
最后孩子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感。
3、对孩子要求太高。对孩子有高要求的父母容易破坏孩子的胜任感,一个总是生活在挫败感中的孩子,又怎么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呢?
有的孩子厌学,有的原因是单方面的,有的则是多方面导致的。到底是哪一种,需要家长自己仔细辩别。

孩子厌学,家长是罪魁祸首?心理学教你激发孩子内驱力

二、孩子厌学的征兆,家长别忽视
有人将孩子的厌学情绪分为了三个等级,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对应不同的等级。
1、轻度厌学
当孩子出现思想开小差,注意力不集中,写作业偷工减料。孩子表现出不想学习或者不喜欢学习。
2、中度厌学
孩子已经完全想逃避学习,不想去教室,经常性的逃课或者逃学,不想面对老师。
3、重度厌学
孩子这时候对学习存在着恐惧心理,或者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学习的那块料,极度自卑。
心理上已经开始有严重的厌学症。
一般老师和家长都关注中度和重度厌学的孩子,但实际上很多孩子都处于轻度厌学。
如果控制不好,很容易发展成中度厌学甚至重度厌学,隐性危害极大。因此,更应该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。
当发现孩子有轻微的厌学情绪时,就要及时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孩子进行引导。

孩子厌学,家长是罪魁祸首?心理学教你激发孩子内驱力 第2张

三、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困境
最近,一对开房车游历中国的父子火了。为了治愈叛逆期厌学的儿子,40岁的父亲徐云锋辞职, 14岁的儿子徐子程请了长假。
父子俩从辽宁丹东东港出发,途经山东济南、泰安、河南洛阳等古城,最后到达云南丽江程海,历时54天,全程9000多公里。
这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引起热议。
有网友羡慕徐先生的“经济条件”,感叹“有钱真好”。
也有网友觉得,亲情的陪伴与教育对于处在少年时期的孩子而言十分重要,能帮助他的早期成长。
父亲徐云锋称,自己并非如网友所猜想般富裕。在旅途上父子俩也有很多节俭的时候。
路途中,徐先生发现了儿子所具有的摄影天赋,也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儿子心理的改变。
回家后,全家人对孩子改变很惊讶。孩子会主动承包家务,每天吃完饭抢着洗碗、扫地。这是以前从来不会发生的事情。
徐云锋说,虽然儿子对学习还是缺乏热情,但孩子说,愿意为了家人而努力。
有人请他总结经验,解决孩子的叛逆厌学问题。他答:“个人认为,现在有不少孩子厌学。我的答案是,让孩子拥有活跃的不被禁锢的思维,有好奇心与想象力,自发产生学习的兴趣。”
也就是说,就算是徐爸爸花大代价跟孩子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但是依然并不会立竿见影的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。
徐爸爸最后的那番话,指出了孩子要走出厌学的困境,最终靠的,还是孩子自身的内驱力。
研究发现,如果下面的3个心理动机都得到了满足,那么孩子的内驱力就能够得到提高。
1、提高孩子的胜任感
胜任感:孩子会通过自己所做的行为、努力而获得积极的对自我价值感的体验,所以,“胜任感”又可以成为“自我价值感”。
通俗理解,就是“我能做好,所以我是有价值的,既然我是有价值的,那我更有干劲继续做下去了。”
在这一点上,我们可以向电子游戏学习。电子游戏让人上瘾的根本原因是不断给孩子提供正向的即时反馈,这些即时反馈像一个个钩子,牢牢勾住了孩子。
在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还没有真正形成的时候,家长应该注意多给孩子制造即时反馈。
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进步和变化,对他每一次的进步给予准确的正面反馈,这孩子才有不断前进的动力。
当然物质奖励也是可以使用的,因为物质奖励本身没有什么好与坏,就看家长怎么用。
比如如果奖励代表的是某种荣誉或者肯定,就能够强化孩子的胜任感。
如果孩子会感受到奖励其实是家长的操控,那肯定会削弱孩子的内驱力。
例如孩子参加数学竞赛获得奖金500元,这和你这次好好考,考第一名奖励500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不同的。
2、让孩子有自主感
自主感,就是要让孩子知道对于他自己的生活,他是有能力去对此进行控制的。
没有人喜欢被控制、被胁迫。
所以当孩子需要去做某件事的时候,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权,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有发言权的,有主动权的,这样他的配合度也要更高一些。
注意不要用胁迫的语气跟孩子讲话,更不要对孩子进行威胁和无谓的时间限制。
3、让孩子归属感
归属感是孩子内心中的一种安全感,是孩子感到被父母认可并接纳时内心的一种满足的感受。
以前看过一个故事,故事里的孩子从小成绩不好,每次开家长会老师总是跟孩子妈妈吐槽孩子差劲。
但是这位妈妈从来不把老师的评价告诉孩子,面对孩子期待的眼神,她总是对孩子说,老师夸她有进步,都期待他有更好的表现。
孩子的眼里的惊喜藏不住。
虽然此后孩子的成绩依旧很长时间没有起色,但是这位妈妈依旧每次都给孩子鼓励。
最终在她的陪伴下,孩子努力考上了大学。为此,这位妈妈非常的满足。
因为孩子性格开朗,自信乐观。
土耳其有句谚语: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。意思是,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位置和角色,优秀不是每个人终身追求的目标。
每一个厌学的孩子,都有家长不知道的辛苦和委屈,都有外人不能理解的痛苦和压力。
理解我们的孩子,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更好的人,让他们身心健康,跟他们搞好亲子关系。
孩子的内驱力没有被破坏掉,哪怕学习成绩不好,但他们一样可以自信乐观认真的生活。
这也不是很好吗?

孩子厌学,家长是罪魁祸首?心理学教你激发孩子内驱力 第3张

外语学习
校园生活
学习交流
资格考试
高考
科学
亲子